户部大堂内,各司郎中、主事整齐站立。林乔注意到,不少人眼中带着审视和怀疑——一个毫无背景的年轻人突然成为他们的上司,确实难以服众。
"请林大人验看印信。"孙侍郎皮笑肉不笑地递上一个锦盒。
交接仪式结束后,林乔立即调阅了近五年的财政账册。随着翻阅,他的眉头越皱越紧。账目混乱不堪,有的项目只有总数没有细目,有的支出理由含糊其辞,更有多处明显的前后矛盾。
"oo,分析这些账目。"他在心中命令。
"检测到系统性账目造假。"oo很快回应,"初步估算,过去五年至少有三百五十万两白银去向不明,主要隐藏在军费、河工和皇室开支项目中。"
三百五十万两!这相当于全国一年赋税的三分之一。林乔倒吸一口冷气,难怪国库空虚,原来有这么大一个窟窿!
他正准备深入调查,一个紧急军报打破了户部的平静——西北鞑靼部大举犯边,连破三堡,边关告急!兵部立即奏请调拨五十万两饷银,用于增兵备战。
军情如火,皇帝当即准奏,命户部三日之内筹措完毕。这道圣旨如同一块巨石,压在了刚刚上任的林乔肩上。
"林大人,这"度支司郎中一脸为难,"库银仅剩三十余万两,还要支付百官俸禄和各地常例开支,实在难以凑足五十万啊!"
林乔冷笑:"那历年积存的盐课、关税都到哪去了?"
"这下官也不甚清楚。"度支司郎中眼神闪烁,"都是孙大人亲自经手的"
林乔心知肚明,这是孙侍郎给他的下马威。若凑不齐军饷,边关失守的罪名就会落在他头上;若强行抽调其他款项,又会得罪各方利益集团。
回到值房,林乔闭目沉思。突然,他想起了oo系统曾经提到的一个信息——庆王府经营私盐和高利贷。若能查实此事,不仅能为国库追回大笔赃款,还能打击政敌,一举两得。
"oo,重新分析庆王府财务线索,我需要确凿证据。"他暗中下令。
"建议调查方向:京城永昌号钱庄。"oo回应,"该钱庄实际控制人为庆王府长史周汝昌,资金流动异常,疑为洗钱渠道。"
林乔眼前一亮,立即密令林柏带人暗中调查永昌号。同时,他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严查户部各司小金库,追回被截留的税款;另一方面上书皇帝,建议暂时削减宗室俸禄和各地不必要的工程开支,以解燃眉之急。
奏折递上去不到两个时辰,宫中就来人传口谕:皇帝准其所请,并赐尚方宝剑,许他彻查户部积弊!
这柄装饰华丽的宝剑被恭敬地供在户部大堂,寒光凛凛,震慑着每一个心怀鬼胎的官吏。林乔知道,皇帝这是给了他极大的信任和支持,但同时也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查账工作进行得异常艰难。各司官吏表面配合,实则百般拖延。关键账册常常"不翼而飞",熟悉业务的书吏突然"染病告假"。更恼人的是,孙侍郎处处设障,以"祖制惯例"为由阻挠改革措施。
"林大人,各省税银都有定例,突然增加,恐引起民变啊!"孙侍郎一脸忧国忧民。
"孙大人,下官查阅旧档,现三年前江南织造局有一笔二十万两的特别开支,用途不明,您当时签批的,可否解释一下?"林乔反将一军。
孙侍郎顿时脸色煞白,支吾几句就借口离开了。林乔冷笑,这些贪官污吏,哪个经得起细查?
第三天清晨,林柏带回了好消息:永昌号钱庄确为庆王府白手套,不仅经营高利贷,还暗中贩运私盐。更妙的是,他们拿到了账本抄本,上面清楚记录了流向庆王府的巨额资金!
"干得好!"林乔拍案而起,"备轿,我要面见张御史!"
当天下午,一份弹劾庆王"违制经商、贪赃枉法"的联名奏折直达天听。林乔提供的证据确凿,连每笔赃款的来龙去脉都清清楚楚。皇帝震怒,当即下令彻查。
消息传出,庆王府乱作一团。孙侍郎也突然"病倒",闭门不出。户部那些原本阳奉阴违的官吏顿时乖巧如鸡,配合度大增。
不到两天,林乔就凑齐了五十万两军饷,甚至还额外追回了二十万两被贪污的税款。边关将士及时得到补给,士气大振,接连打了几场胜仗,暂时稳住了局势。
庆王被迫交出多年贪墨所得,罚俸三年,闭门思过。孙侍郎虽然没有被直接牵连,但在朝中已然失势,再不敢明目张胆阻挠林乔的工作。
这场风波让林乔在朝中声名鹊起。年轻官员视他为楷模,百姓称颂他为"林青天",就连那些曾经敌视他的权贵,也不得不暂时收敛锋芒。
一个月后,皇帝在乾清宫单独召见林乔。年轻的君主比半年前更加沉稳威严,但看林乔的眼神却多了几分亲切。
"林卿,这次户部整顿,你做得很好。"皇帝亲手赐茶,"朕没看错人。"
"臣愧不敢当,全赖陛下信重。"林乔恭敬回答。
"朕有意全面整顿财政,你看当从何处着手?"皇帝突然问道。
林乔早有准备:"臣以为当从三方面入手:一是统一赋税征收,杜绝中间盘剥;二是改革盐铁专卖,引入商股竞争;三是精简机构,减少冗费。"
这些大胆的建议若在平时提出,必遭强烈反对。但此刻皇帝刚刚见识了林乔的能力,竟全部采纳,并命他拟订详细方案。
离开皇宫时,雪已停歇,夕阳的余晖为紫禁城的琉璃瓦镀上一层金边。林乔知道,自己正站在仕途的关键转折点上。财政改革比农业改革牵涉的利益更广,阻力更大,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
但他别无选择。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只能一往无前。
回到吏舍,小树正在院中堆雪人,见他回来,兴奋地招手:"爹!看我堆的林青天!"
林乔失笑。雪人戴着不知从哪找来的小纱帽,手持一根木棍当作尚方宝剑,倒真有几分威严。
"爹,同窗们都说,您是最厉害的好官!"小树眼中闪着崇拜的光芒,"陈兄说,他爹夸您有古大臣之风呢!"
林乔心中一暖,抱起儿子转了个圈:"爹只是尽了本分。走,进屋吃饭,然后检查你的功课!"
书房里,小树的《论语》注解写得工工整整,有些见解甚至让林乔感到惊喜。孩子长大了,开始有自己的思想了。或许有一天,这个孩子真能继承他的志向,成为造福百姓的好官。
夜深人静,林乔独坐书房,提笔起草财政改革方案。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清冷的月光洒在雪地上,映出一片银白。这光芒虽然微弱,却能照亮黑暗。
喜欢快穿局女员工请大家收藏:dududu快穿局女员工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