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乔正埋审核一批新到的海贸税款账册,忽然听到门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大人,工部急报!"林柏匆匆进来,递上一份加急文书,"黄河桃花汛提前,曹州段堤坝出现险情,恐有决口之虞!"
林乔眉头一皱。黄河水患关系千万百姓性命,一旦决堤,后果不堪设想。他立即吩咐备轿,前往工部商议对策。
工部衙门内气氛凝重。几位河道官员围着沙盘争论不休,而工部尚书则愁眉不展地来回踱步。见林乔到来,众人如见救星般围了上来。
"林大人,您精于算学,快来看看这堤坝加固方案!"工部尚书拉着他的手走到沙盘前,"传统筑坝法这次怕是顶不住了。"
沙盘上,黄河曹州段蜿蜒如蛇,一处标红的堤坝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之"字形裂缝。林乔仔细观察水流方向和堤坝结构,现传统夯土筑堤确实难以抵御今年异常迅猛的桃花汛。
"何不试试新式筑坝法?"林乔突然说道。
"新式筑坝法?"众人面面相觑。
"翻译馆最近完成的《水利几何》中,提到一种利用几何原理设计的堤坝结构。"林乔解释道,"通过改变迎水面的角度和加固关键受力点,可以大幅提升抗洪能力。"
工部尚书将信将疑:"这番邦之法,能合用吗?"
"治水之理,不分中外。"林乔坚定地说,"眼下情况紧急,不妨一试。我这就去翻译馆请徐光启先生前来协助。"
两个时辰后,徐光启带着几个翻译馆学员赶到工部。他们迅计算水流冲击力、堤坝承重等参数,设计出一种全新的弧形堤坝结构。与传统直线堤坝不同,这种设计将水流冲击力分散到整个弧面,大大减轻了局部压力。
"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工部尚书急切地问。
"若按传统方法,需征民夫五万,耗时半月。"徐光启指着图纸说,"但用此法,只需两万人,七日可成。关键在于精确计算每个受力点的加固位置和角度。"
林乔看到几位河道官员仍面露疑虑,当即决定:"本官愿以身家性命担保此法有效。立即上奏陛下,请求即刻施工!"
加急奏折很快得到皇帝批准。林乔不放心,亲自前往曹州督工。临行前,小树拽着他的衣袖,小脸上满是担忧:"爹,黄河危险,您要小心。"
林乔心中一暖,蹲下身平视儿子:"放心,爹有分寸。你在家用功读书,等我回来检查你的几何功课。"
小树却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木盒:"这是我做的防水罗盘,根据佛郎机人的设计改良的。爹带上它,以防雨天迷路。"
林乔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个精巧的指南针,外壳用蜡密封,确实能防水。他惊讶于儿子的手艺和心思,紧紧抱了抱这个早慧的孩子:"爹一定平安回来。"
曹州工地上,新式筑坝法起初遭到老河工的强烈抵触。他们祖祖辈辈都用夯土筑堤,对这种"番邦花样"嗤之以鼻。
"大人,这弯弯曲曲的堤坝,老祖宗见了都得气活过来!"一位白苍苍的老河工嘟囔道。
林乔不恼,耐心解释:"老伯,您看这水流冲击的方向。直线堤坝正面受力,容易溃决。而弧形堤坝将水力分散,反而更稳固。"
老河工将信将疑,但官府命令不得不从。随着工程推进,弧形堤坝的优势逐渐显现——用料省、进度快,最重要的是,它能巧妙地引导水流方向,减轻冲击。
第七日傍晚,当百年一遇的桃花汛洪峰抵达时,新筑的堤坝稳稳地承受住了冲击。而下游几处仍用旧法的堤段却险象环生,全靠紧急加固才免于决口。
消息传回京城,皇帝龙颜大悦,当朝表彰林乔和翻译馆众人。就连一向反对西学的严世蕃也不得不承认,这次确实是"番邦之法"立了大功。
"陛下,此次治水成功,证明西学确有可取之处。"林乔趁热打铁,"臣请扩大翻译馆规模,系统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以利国计民生。"
皇帝欣然应允,下旨增拨经费,并允许翻译馆招收更多学员。这一决定在士林中引轩然大波。保守派指责这是"以夷变夏",而开明士人则纷纷送子弟入学,形成了一股小小的"西学热"。
小树作为翻译馆年龄最小的学员,因其出色的语言能力和数学天赋成为焦点。他不仅能流畅地协助安东尼奥翻译科技着作,还能用简洁易懂的方式向其他学员解释复杂概念。
"林小弟,这个抛物线概念究竟何解?"一位二十多岁的监生虚心向九岁的小树请教。
"就像往水里扔石头激起的水纹。"小树边比划边说,"或者佛郎机人火炮的弹道。徐先生说,掌握了这个,就能算出炮弹能打多远!"
这番对话恰好被来访的林乔听到,他既为儿子骄傲,又不禁担忧——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小树如此出众,难免招人嫉妒甚至陷害。
回府路上,林乔的轿子突然被拦下。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孩塞给他一张纸条就跑了。纸条上只有寥寥数字:"庆王与佛郎机密谋,欲得火器,小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乔心头一凛。庆王与葡萄牙人勾结?这还了得!他立即命令oo系统全力监控庆王府和京城佛郎机商人的动向。
"警告:系统能量不足,仅能维持基础功能。"oo的回应令人不安,"建议尽快寻找充能方法,否则三个月后将进入休眠状态。"
这个意外情况让林乔措手不及。oo系统是他最大的倚仗,若失去它,许多工作将难以开展。更麻烦的是,系统提到的"充能方法"究竟是什么?
回到吏舍,林乔现小树正在书房专心研究一本手抄本,连他进来都没察觉。走近一看,竟是葡萄牙文的火炮设计图!
"这是哪来的?"林乔严肃地问。
小树吓了一跳,见是父亲才松了口气:"安东尼奥先生给的。他说这是欧洲最新的火炮技术,比我们的更轻便,射程更远。"
"他为何给你这个?"林乔眉头紧锁。
"他说说如果我朝能制造这种火炮,就不怕北方鞑靼了。"小树有些不安地观察父亲的脸色,"爹,我做错了吗?"
林乔深吸一口气。火器技术敏感异常,若处理不当,可能被扣上"私通外夷,图谋不轨"的大罪。但另一方面,先进火器确实能增强国防,这正是庆王一派想从葡萄牙人那里获取的。
"你没做错,但这事必须谨慎。"林乔轻声解释,"明日我亲自去见安东尼奥,了解他的真实意图。"
第二天,林乔以商讨贸易为名约见安东尼奥。这个红商人依然热情洋溢,但言谈中多了几分试探。
"尊敬的大人,欧洲的火炮技术已经领先东方。"安东尼奥直言不讳,"我们愿意转让技术,换取更多的贸易特权,比如在广州设立永久商站。"
林乔心中冷笑。果然,这些西方商人并非单纯友好,背后都有政治目的。设立永久商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可能就是租界、治外法权
"此事关系重大,需从长计议。"林乔不置可否,"不过安东尼奥先生与庆王府也有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