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国的使者也是一刻不停地往吴越上层施加压力。并威胁说犯人如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南唐国决不善罢甘休,大不了就兵戎相见,到那时吴越自食恶果,可别怪南唐没事先告知你们。
宰相朱均行收了孙家的好处,自是百般劝慰南唐使者。要南唐以大局为重,以长远和睦相处为出发点,决不可为了一小事而影响了两国的正常关系。
辅国王钱立也亲自出面,向南唐使者讲解利害关系,不要因小失大,影响了大局。他还亲自到驿站向李煜赔礼道歉,并保证对死者进行丰厚的赔偿。
两个亲唐派的元老,又都是吴越的重臣,这样低声下气向南唐示弱。南唐的使者也是权衡利弊得失,反而帮着劝解李煜,劝他务必以国家利益为上,不能太感情用事。
李煜白面书生一个,对国事政事虽然一窍不通,但他也不是傻冒。自己再霸道再蛮横,但这里毕竟不是在他的南唐。
在自己的国家他可以为所欲为,想咋地就咋地,也许没人会反对。但这是在人家的一亩三分地,他的身份再高贵又怎样?这里的人阳奉阴违你,和你打太极,柔中带刚,拖死你!
所以到了这种地步,李煜硬话虽说了不少,但还没得到吴越一方实质性的答复。
他也知道真想要了柴赵二人的命那是难上加难,各种有形的无形的阻力会让审判艰难万分。
无论吴越对柴赵二人进行什么样的惩处,都应是情理之中的事。毕竟那个孙慕豪家的势力非同小可,影响甚至左右审批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李煜只能狠狠地说:我住在这里不走,就是看你们怎么审判罪犯,你们如想南唐吴越关系正常,就给我公正地审理此案!
试想牵扯到两个国家的事情,那绝不是小事。怎能不令徐正这个临安府尹忧心如焚,战战兢兢?
这个李煜所期望的公正审批是怎样的公正呢?他当然想让临安府一刀把柴赵二人咔嚓了,好一解心头之恨。
但徐正敢这样做吗?答案明摆着:不能!
如果柴赵二人真被徐正就地正法了,那他在吴越国从此再无立足之地。自立派针对他权且不说,仅仅孙慕豪一家也会早晚整死他。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你在日后某一天身败名裂,倾家荡产,九族被诛,甚至更惨的境遇,都是你先前曾经太没给别人一个能走的路,没给别人留有余地的缘故。当然你倒霉时,别人才会落井下石狠命整你的。
徐正不傻更不会犯呆,他必须为自己为子孙留一条可走的宽敞大道。
那就必须对此案做一个公正且无懈可击的审批。这个审批既不能太偏袒杀人犯,也不能太照顾死者。对犯人的任何惩罚都会牵一发而动全局,一点也大意马虎不得!
如今徐正是忧肠挂肚,整天想的就是这事,连睡梦也会梦到此案。如今做了这个奇怪的梦,更让他忧心忡忡。
梦中的人王帝君明明告诉他一定要照顾那两个黄、红二尊者。那时的人都迷信得要命,他徐正可不敢等闲视之上天的安排。
于是他想到柴荣与赵匡胤正关押在府衙东南角的牢房内。而吓得自己半死的那两条苍龙正是越过他头顶隐没于东南方的。
难道柴赵二人就是他梦中的黄红二尊者?
如此一想,他的心一紧。思量道:天明之后他必须亲自到大牢去一趟,看看在那里能否找到解开心中谜团的答案。
柴荣与赵匡胤被送进大牢之后,孙慕豪赶紧动用关系疏通大牢里的人。
他的面子足,关系在吴越遍布四方,他就直接找到大狱的负责人,让他们对柴赵给予必要的照顾。
牢狱的负责人看到孙慕豪亲自来他们这种地方求他们帮助,哪有敢不尽心尽力全盘照办的!平常搬着梯子也够不到的人,如今来求他们,哪有不刻意巴结的?
所以孙慕豪提出要到牢内去看望一下柴荣与赵匡胤,牢头二话不说就领着他进了监区内。
当时的监狱不像现在的监狱设施先进,管理也没有现在这样现代化。
那时的监狱也就建个大院子,盖几间房子,窗户用大木棍钉得严实实的。有时也设几个单间,那是为重刑犯特设的。比如杀人放火之类的等着砍头的犯人。
大部分犯人都是集中在一间甚至几间屋子内。那时也没分什么男监区和女监区,男女犯了罪统统给混杂地关押在一个地方。
一大间屋子内挤着二三十人甚至更多,难免会有打架斗殴的现象发生。现在人讲究和谐,那时的人可不管那一套,在那里面也是强者为王,弱者成为受欺负和凌辱的对象。
管理监狱的狱卒对犯人谩骂殴打,拳打脚踢都是家常便饭、稀松平常的事情。看着你不顺眼,就把你揍一顿。再不老实,给你戴上木枷,再不行的话把你放进站笼内。
那时监狱里的在押犯人不像现在人满为患。
第一原因:当时中国的人口没现在多,唐朝的时候中国大地上共有人口五千多万。五代十国时期人口肯定要增加一些。
但由于唐末的社会大动荡,政局混乱,人们都在顾命,顾不得生孩子,所以人口增长有限。
到了北宋时期,中华大地上的人口才增加到一亿多人。
第二原因:那时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低,很难抓到真正的大犯人,对偷鸡摸狗、拦路抢劫、掏人腰包的人能逮住也是瞎猫碰见了死耗子,所以说那时的监牢里也关押不了多少人。
不过关押的犯人纵是不多,但因管理的落后与管理者的腐败,那时的监狱内死人是家常便饭,几乎天天在不停地死人。如果赶上了大瘟疫,每天死的人那是成车的往外拉。
现在的看守所或者监狱内都是定期消毒,犯人也定期检查身体,里面也有医院,犯人生了病一般都能得到及时救治。现在监狱内死一个人,那是大事,政府要向家属要做好多解释工作的。
那时候犯人在牢房内死了就死了,没啥好大惊小怪的,只能怪你命薄,该去阎王爷那里报到。没人为你的死去而承担什么责任,谁会啰嗦着搭理你家属!
监狱乱象太多,罄竹难书。本书不写那方面的内容,就不展开说那里面的事了。
总之一句话,中国的监狱与世界接轨已是民国时期的事情了,又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进步,才逐渐接近文明管理。五代十国时期的监狱能有多乱多黑暗,那是可想而知的!
柴荣与赵匡胤属于特大型杀人犯,又属于政治犯范畴,当然得严加看管。于是二人被单独关押在一间牢房内。
孙慕豪在阴暗潮湿、阴森恐怖的牢房内走到柴赵二人关押的地方。看到他们二人都带着一米多长的枷锁坐在地上,心情极为沉重。
英雄落难甚至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其惨景是那样凄凉,那么狼狈!怎不令人感叹!
孙慕豪沉下脸来,面露不悦。
那牢头也是惯走场面的人,知道牢里的人委屈了孙慕豪的朋友,惹起了他的不快。当即解释道:“孙公子,此二犯是临安府特别关照要严加看管的特大重犯,我们不得不照令执行。”
孙慕豪冷笑一声:“令你们严加看管,也没指明要你们如此看管呀!牢房内戒备森严,我的兄弟纵是插了翅膀也飞不出这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