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第14节

第15章

订购完草鞋和竹编,况叶就没有在外面闲逛,直接回了住处。

此时离队员们下工还有一段时间,他还是准备提前把今天晚上的饭准备好。

虽然按照计划,今天晚上应该不是他做饭。

但下乡后这几天,他其实受简修文两人的照顾不少。

和两人一起开火,他一开始也就领来的那些粮食,每顿饭食中的其它开销,其实都是沾了两位知青的光。

对此,简修文两人却没有说什么。

况叶自然要承这一份情,尽量在其他方面回馈几分。

回到小院后,先收拾了一下屋子和院坝,再准备了些柴火,才开始准备今天的晚餐。

因为时间充足,况叶今天准备做面食。

简修文和刘康民两人,家乡是偏北方一点的省,两人其实更加偏爱面食。

但观市这边,面食虽然也是主食,但占据的比例不算大。

两人平时为了节省时间,制作面食的次数也就比较少。

况叶自己的话,面食和米饭都爱,但这几天除了吃了一顿面食,其余时间都是稀粥,也有些馋面食。

考虑一下,他就准备做一顿面食,这也是他唯一会制作的面食。

原本的时空,况叶的家乡和观市其实离得不算远,生活风俗和口音都有些接近。

虽然如今他带着原身本来的口音,但和周围的老乡交流,基本上是能够听懂的。

这也是他来到九大队后,看似已经开始适应的原因之一。

而他如的饮食习惯,自然也和当地差不多。

他之前领的口粮,小麦占据了三分之一,面食是他们几个知青重要的日常饮食。

但对于面食的制作,况叶却不太会。

原本的时空,他吃的面食在煮之前,基本上已经是半成品。干制的面条、自带发酵粉的面粉等。

如今制作一顿面食却没有这么方便。

虽然小麦已经提前磨成面粉,但发酵是一个耗时间,且考验技巧的事情。

而况叶其实并没有发酵制作的经验。

哪怕是原身的记忆中,也没有相关的技巧。原身在况家虽然是最不受宠的那个,但作为一个男孩,其实接触厨房的时间不多。

而且原身的家乡,是靠南边一点的潇省,面食虽然也吃,但却不是最主要的口粮。

况叶唯一会制作的面食,弄起来到不算麻烦,不需要怎么发面、不需要擀面,只需要掌握好揉面时的水面比例就行。

这道面食,还是他跟着自己的爷爷学的。

儿时和爷奶生活的时候,因为爷爷并不常做饭,但每一次做饭的时候,况叶都非常感兴趣。

这道被称为“麦秋儿”的面食,他因为好奇,自然也跟着爷爷学会了,成为了唯一会制作的面食。

“麦秋儿”其实应该是面条的一个变种,但它制作方法要简单些。

面粉中加上适量的食盐,加入约面粉重量45%的水,然后把面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之后就放到一个浅口的盘中备用。

等到锅中的水烧开后,直接以筷子为刀沿着盘着的边缘,从面团上按压分割出一条条,长度约三厘米左右,最粗的直径约半厘米的面揪揪。

面揪揪两头尖中间粗,在沸水中如同小鱼儿。

手脚快一些的话,盘中的面团用不了多久就能全部下水,等到锅中的面揪揪全部浮到水面,这“麦秋儿”就算是煮熟。

期间可以和煮面条一样,在其中加入不同的配菜。

晚上除了这道“麦秋儿”,况叶还准备了带回来的三个肉包。

直到简修文他们下工回来,他才起锅烧水,水开后拿起早就准备好的灰色面团,动作十分娴熟的下面揪揪。

把带着蔬菜的“麦秋儿”舀到碗里,简修文他们也收拾自己,连忙过来帮忙端碗。

等两人把三碗面食端过去,况叶从陶锅中取出热好的肉包,也跟在他们后面走到饭桌旁。

“这是?”

刘康民和简修文看到陶碗中的肉包,不由的一愣。

“今天赶集,好久都没尝到荤腥,正好这包子可以解解馋。”看到两人虽然馋,却没有直接伸手,况叶从陶碗中拿起包子,往两人手上各塞了一个。

“之后我还要搭着修文哥你们俩吃饭呢,这菜我之前可没出一点力,这包子你们不吃,我也不好意思蹭啊。”看两人虽然接过包子,但还是一直没动。

况叶拿起剩下的一个包子,挑起“麦秋儿”中的蔬菜,笑着说道,之后还咬了一大口包子。

带着肉的馅露出来,香气外露,引人食欲大增。

看况叶吃的香,简修文两人口水也忍不住分泌,想到之前的话,两人也不再纠结,也拿起包子大大的咬了一口。

肉香混合着面香,加上面皮扎实的口感,让人忍不住想再咬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