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府的花园很大。
深秋时节,满园子盛开着各色争奇斗艳的菊花。
戏台子就搭在花园中间。
戏台子四周有几个亭台,亭台里摆着桌椅和瓜果茶水。
作为现代人的佟华琼不爱听戏,那种咿咿呀呀的唱腔对于她而言实在欣赏不来。
谷桃花和陈素芬等人却喜欢听戏。
来到后园里,看到戏台子眼睛里闪耀着兴奋。
尤其是谷桃花,被苏老太太破坏的心情瞬间又恢复。
管他的,来都来了,听戏吃酒,不享受白不享受。
卢氏为了讨苏老太太欢心,请了盛京风头最盛的戏班子。
众人被请进亭子间,随着铿锵激越的鼓声,好戏开场了。
这出戏的故事很老套,但很抓人。
除了苏老太太和卢氏,所有人都听的津津有味,就连不爱听戏的佟华琼都跟着叹息。
这出戏讲的是一个贫困书生,因为老母亲重病没钱抓药去山里挖药材滚落山崖,被一猎户所救。
书生为了回报猎户的救命之恩,娶了猎户家的女儿为妻。
猎户的女儿嫁给书生后,家里家外一把抓,侍奉婆婆,伺候庄稼,为了给书生赚束修还要去镇上大户人家做帮佣。
婆婆自恃儿子是书生,配一个猎户的女儿很不甘心,动辄搓磨儿媳妇。
儿媳妇一一忍下。
书生感念妻子的付出,刻苦念书誓要入阁拜相,要给妻子挣来诰命。
书生赴京赶考没有钱,妻子借遍娘家给书生凑够念书的费用。
书生一走五年,妻子在家里苦等,本以为能盼来和丈夫团聚的日子,却等来了丈夫攀附富贵停妻另娶郡主的消息。
角儿们演的确实很不错,声情并茂,引人代入其中。
若不是这故事情节太影射苏世航,听戏的夫人小姐们都要破口大骂负心汉该死了。
苏老太太和卢氏越听脸色越黑。
佟华琼寻思,这戏班子也太大胆了,竟然在苏老太太的生辰宴上演这么一出戏,就算这戏不影射苏世航,这悲催的氛围也不适合在生辰宴上上演。
佟华琼自打来盛京参加了不少大户人家的宴会,知道戏班子演什么戏都要主家提前审核的。
这出戏就这么华丽的开演,节目单子绝对被人做局了。
卢氏再蠢,也不可能让戏班子演这出戏坑自己。
在坐的夫人小姐们谁不知道苏世航的故事,大家坐着听戏,若是别的戏还能讨论几句,这戏怎么讨论,那不是得罪主家?
氛围安静的可怕。
毫无思想包袱沉浸其中的是陈素芬刘月娥赵氏闵老太太等人。
反正他们不用考虑到苏家人的心情,只管用心听戏。
赵氏忍不住低声对刘月娥赞叹:“这戏班子比咱们清河湾过年时请的戏班子强,无论是扮相还是唱腔都好。”
刘月娥说道:“那当然。这毕竟是盛京的戏班子,都是唱给达官贵人,唱的不好能在盛京呆下去吗?”
赵氏点了点头,抹了一把眼泪,无论是猎户女还是郡主都太可怜了,被负心男欺骗被婆婆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