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2章
“运河之事于朝廷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只要是运河疏通,堤坝加固,南来北往的商船,漕粮等就可以畅通无阻了,这是好事情。”
话锋一转,朱标说道:“近期辛苦了。”
“此乃臣之本分,不敢言苦。”
待得这番话落下以后,薛祥又看着朱标拱手说道:“臣还有一件事情,不知当不当讲。”
朱标放下朱笔,看着薛祥,一脸温和地说道:“薛尚书有事直说就行,孤又不是那种听不进臣子谏言的人。”
薛祥松了一口气拱手说道:“其实臣是想举荐一个人。”
“举荐一个人?”
薛祥拱手说道:“此人名为宋礼,洪武八年以明经科中举踏入仕途,初任平遥县丞时,就针对当地汾河支流因泥沙淤积引发洪灾的事情,亲自带领百姓疏浚河道,其创造性的使用“束水冲沙法”,在河道狭窄处修筑石堰,利用水流冲刷河床,使得困扰百姓多年的水患得以缓解。”
“此外宋礼主持修建了平遥城外的护城渠,将雨水引入农田,变水害为水利,这些年以来,宋礼任职山西,河南等多地,参与水利工程二十余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如今会通河年久失修,加之黄河时不时的泛滥倒灌,河道淤塞严重,漕船行至济宁更是难以行驶,臣举荐宋礼负责疏浚会通河,至于运河之事,则继续由着左侍郎王虎负责。”
会通河长达二百五十余里,途径山东丘陵地带,地势南高北低,水源匮乏是最大的难题,元朝时期曾经开凿疏浚,但因“水浅舟大,恒不能达”终成鸡肋。
大明迁都北平以来,朱标就着手安排部署疏浚运河及其支流河道的事宜。
运河现如今正在积极的疏浚之中,但类似于会通河等支流还是要彻底解决的,也因此薛祥举荐宋礼负责会通河的疏浚事宜。
朱标不假思索地说道:“既然宋礼在水利方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可酌情提拔至工部。”
朱标思索片刻说道:“工部现在有合适的职位吗?”
薛祥拱手说道:“都水清吏司的郎中前段时间告老还乡了,至今没有补缺。”
“都水清吏司的郎中乃是五品官,负责兴修水利、灌溉农田、转运漕粮等事宜,倒是挺符合宋礼的。”
朱标话落下以后,薛祥拱手说道:“臣也觉得挺适合宋礼。”
“既然如此,那就让内阁明发圣旨,升任宋礼为都水清吏司的郎中,负责疏浚会通河一事吧。”
薛祥拱手说道:“臣谢殿下。”
朱标处理着繁忙的国事,朱雄英忙着与工匠们探讨高炉冶炼的事情。
从清晨一直到黄昏时分,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商议了诸多的方案,可每一个方案的结果,都无法冶炼出朱雄英所需要的钢材。
“可能是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所以才导致冶炼出来的钢材,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许尧说道:“要不从明日开始,属下等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去操作执行,随后记录下相关的信息数据,方便日后改正。”
朱雄英点头说道:“如此也行。”
看着堆积如山一般的废铁,朱雄英沉声说道:“不要灰心,不要放弃,孤相信你们一定可以冶炼出合适的钢材。”
许尧等成百个工匠齐声说道:“属下等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