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是非常亲密的朋友,比你想象中的还要更亲密。
”“虽然这样说显得有些天真,但我们那时真的非常志趣相投。
”提起青春岁月里的点点滴滴,欧阳教授不禁感慨万千。
“我和林耀东认识的时间远比你们想象的要久。
”欧阳教授语气严肃地说道,“我们在大学时就已经相识。
他当时是理工科的佼佼者,而我在文科领域也小有名气。
”
如今闲坐无事,常规认为听听欧阳教授讲述他与林耀东的过往并无不可。
那时两人年少气盛,心怀壮志。
“我是研究考古的。
记得他第一次跟我说话时,问我考古有什么意义,是不是要去盗墓。
”提到此事,欧阳教授忍不住笑了。
尽管身为文科生,欧阳教授身上的儒雅气质显露无疑。
“若你以为考古只是盗墓,那么‘肤浅’二字形容你再合适不过了。
”当时年少轻狂的欧阳教授淡淡回应。
显然,这种态度让一向自视甚高的林耀东瞬间怔住。
“我是学物理的。
你好。
”他说。
大学时期,林耀东因太过聪慧而显得桀骜不驯,并不受人欢迎。
但他也不屑于结交他人,他认为身边的人皆不足为道。
然而,欧阳教授改变了他对友谊的看法。
起初,他们仅是擦肩而过时互相点头致意。
“实际上,我们真正熟络起来是因为他向我寻求帮助。
”回忆起那段时光,无论是谁都会忍俊不禁。
“欧阳,我最近在物理竞赛中获得冠军。
”
年,林耀东提及此事时,脸上的骄傲几乎要溢出来。
欧阳听后微微一笑,“恭喜你呀。
”但随即又觉得有些无奈,毕竟这事与他何干?“不过,能帮我个忙吗?”欧阳一向待人友善。
林耀东的表情顿时变得有些局促。
“当然可以,请问是什么事?”欧阳轻声问道。
林耀东涨红了脸,低声说道:“我要去领奖,需要在台上言。
你能帮我写一篇获奖感言吗?”
欧阳愣了一下,“为什么找我?这不是你的事情吗?”他觉得这件事实在有些荒唐。
即使在当时,他也明白这是毫无关联的事。
林耀东苦恼地说:“我已经改了好多次,但导师总是说要再调整。
我真的搞不清楚问题出在哪里。
”他对文字感到困惑,觉得它变化多端,每种组合都有不同含义。
相比之下,物理就简单得多,只需计算和推导公式即可得出明确结果。
“让我试试看吧。
”欧阳答应下来,毕竟他在专业领域颇有建树,简单的文字问题还是能处理的。
林耀东的感言被欧阳反复打磨了三天,终于让导师点头认可。
“太感谢你了,改天请你吃饭!”林耀东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欧阳淡然回应:“行啊,我等你邀请。
”他虽平日温和,内心却对交朋友极为挑剔,认为真正的朋友寥寥无几。
《父母在,不远游》
学校门口的那家椰子鸡成了两人最终的选择。
不同于普通的饭局,这次用餐背后隐藏着更深的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