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规认为这件事应该很快就能解决。
“好,我现在就去通知他们。
”
林耀东爽快地回答道。
常规刚走进会议室,另外三人便随后进入。
“苏总,请问有何指示?”
最近周宇正忙着将自己的工作移交给梁新华。
“我想知道你们是否可以开一款冷链运输货车。
”
常规依旧语气平和。
“冷链运输?”
三人听后都很疑惑。
不过周宇和林耀东对常规提出的这些新奇想法已习以为常。
从常规口中总能听到一些前所未闻的新鲜事物。
“比如有些物品需要冷藏保存,无法直接运往远方,但通过冷链运输就能实现这一目标。
”
常规提出了将货车车厢改造成大型“冰箱”的设想,但这一想法遇到了难题:如何为车载制冷设备供电?林耀东指出传统插电方式在移动环境中难以实现,而梁兄提议携带电机,不过他也承认高功率电机的研存在技术挑战。
梁兄表示可以通过优化现有电机提升功率,他早年对此有过构想,但因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然而,在常规的项目中,这些曾经遥不可及的想法似乎有了实现的可能性。
周宇注意到梁兄的专业背景后,鼓励他分享更多见解。
随后,梁兄提到自己在高校内保存了一些相关的设计草案,希望能与其他成员共同探讨完善。
林耀东对这一提议积极响应,同时透露还有其他潜在解决方案。
常规对此感到好奇,期待了解新的思路。
“苏总打算运输些什么?应该是食品吧?”这显而易见,运输食品是无需多虑的选择。
“没错,我计划运输的是食品。
”常规直接答道。
“我认为开冷链运输车没有问题,但成本太高了。
”林耀东直言不讳,毕竟动机耗油,车厢改成冷藏室后,油耗会大幅增加。
“食品本身的成本不高,最后可能最大的支出反而是运输过程中的成本。
”他的观点十分中肯。
“依你看该怎么做?”听罢林耀东的话,常规意识到自己最初的设想有些欠妥。
“我认为可以用更低成本实现食品保鲜。
”常规提议,“比如将食品放入冰盒,既能保鲜又能节省开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