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兄一直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团队,但他的导师告诉他,若要组建团队,自己需承担八成的运营资金。
这让他犹豫不已,因为以他的收入来看,实在难以负担。
当时,梁兄有个很棒的项目,却因资源限制未能推进。
尽管导师们认可项目的潜力,但也指出其可行性尚存疑点。
梁兄曾提议自行招募成员进行试验,这样不仅能确保数据准确,还能加研究进程。
然而,面对现实中的经济压力,他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项目也因此被搁置。
另一边,周宇对这种说法感到困惑。
他认为,既然这些成员同时隶属于科研中心,那么相关费用理应由中心负责人常规承担。
梁兄对此表示难以置信,因为在香江大学,科研成果直接影响个人评价,没有产出便可能遭受批评。
相比之下,这里的氛围令梁兄颇为羡慕。
在这里,只要完成任务,就能获得丰厚奖励,甚至传呼机的研就让每位成员获得了万元奖金,这相当于梁兄在香江半年的薪水。
因此,他对这份自由且激励十足的工作环境心生向往。
梁兄曾遇到一件令人无奈的事。
本不属于他的任务,却因新人犯错而被责备,理由竟是未指导新人。
梁兄虽非袖手旁观,但当时实验繁重,实在分身乏术。
结果不仅挨了批评,当月奖金也泡汤了。
然而,即便如此,梁兄仍感激能加入这样的团队。
香江大学作为老牌学府,其实验室设施陈旧是常事。
而眼前这个地方,瓷砖明亮,窗明几净,每位实验员的工作台整洁有序,简直就是科研工作者的理想之地。
“你们这儿好多设备都很新呢,是租的还是买的?”
梁兄此言并无深意,毕竟香江大学多数设备都是租来的。
梁兄曾申请购置一台常用探测器,频繁借用确实不便,却被上级以“没钱”为由拒绝。
“全是我们自己买的。
若你需要什么设备,可直接找财务部门申请,只要是实验必需品,都能通过。
”周宇说得理直气壮,仿佛这是实验室应有的标准配置。
在他眼中,这根本无需多想。
“哪怕是很昂贵的设备也没问题吧?”梁兄既感意外又满心艳羡。
“只要不是买回来摆着不用就行。
”周宇觉得这些再正常不过了。
这台设备是从东洋购入的,运费甚至过了设备本身的价值。
即便如此,常规依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没想到如今终于亲眼见到了它的真容。
常规提供的实验条件极为优越,所需材料可以直接从材料室领取,只需做好使用记录即可,用多少取多少。
这对许多实验室而言简直是奢望,毕竟梁兄多次实验被迫中断并非因自身能力不足,而是材料短缺,而经费申请却屡遭拖延。
“你们的实验室开支可真不小。
”梁兄对此感到震惊,“确实如此,我们实验室的确花费不菲。
”
周宇深知,常规每年在科研中心投入的资金数不胜数,毫不吝啬。
这样的支持为团队创造了极佳的实验环境,但也无形中增加了心理压力。
每位成员都深知肩负重任,“我们必须有所成就,才能不负苏总的期望。
”周宇话语间透着自豪,因为他们实验室里的每个人都在全力以赴,无人懈怠。
反观梁兄的实验室,情况却不尽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