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秦王在背后策划此事还难说。”
“但不管是不是他,眼下殿下最大的对手并非秦王。”
杨士奇的表情愈发凝重,他直视着朱允熥的眼睛,问:
“听说殿下自幼丧母,是吕妃娘娘将殿下抚养成人的,所以你们关系很亲密,是这样吗?”
呃……
确实,前世他对吕妃的感情可以说是相当深厚。
被她耍得团团转,完全掌控在她手中。
就算把她卖了,恐怕还得替她数钱。
朱允熥心中暗想,面上却笑着说:“当年勾践卧薪尝胆,二十年后以三千越甲灭吴。”
“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那时我还年幼,所有大事小事都掌控在他人手中。”
“从小由她养育,她若要害我,神不知鬼不觉地结果一个孩子太容易了。”
“若我不表现出对她感情深厚的样子,或许早就没命了。”
“如今形势变了,我也摆脱了她的束缚,建府之后,再也不是从前可比。”
杨士奇满脸的惊讶和震撼。
他仔细打量了朱允熥一番,眼神中满是钦佩,赞叹道:“原来殿下天生聪慧,从小就知道隐忍的道理。”
“我真是错看你了。”
“殿下实在令人敬佩!”
朱允熥神色如常,安静地承受着杨士奇的赞誉。
杨士奇说道:“既然殿下早有察觉。”
“如此一来,我便可以直言了。”
“自从殿下当日挺身而出争夺储位,所阻者,实为献王之路。”
“想必他心中对殿下怨恨已深。”
朱允熥微笑回应:“自然如此。”
“不过,我这位二哥,向来擅长作秀,总爱摆出一副温良恭俭的模样。”
“若非深知内情之人,恐怕会误以为他是个真君子。”
“就连太祖皇帝,也曾被他表象迷惑。”
“尽管内心对他恨意颇浓,表面却从不显露。”
杨士奇轻声叹息:“这世间,谁能真正免俗?”
他起身缓步而行,随后回头说道:“殿下当前最强劲的对手,并非秦王,也不是晋王,更不是燕王。”
“即便这些藩王权势显赫,坐镇一方,麾下兵强马壮。”
“但相较之下,他们对殿下的威胁,远不及殿下这位二哥。”
朱允熥听后,不由想到文官体系对朱允炆的鼎力支持。
朱允炆的身份颇为特别。
其母吕氏,正是吕本之女。
吕本身为文官,曾历任吏部尚书、礼部尚书要职。
吏部尚书乃百官之首,掌管官员档案与任免考核,可直接影响官员的升降,关乎众多官员的前途命运。
礼部尚书虽主要负责朝廷礼仪、祭祀、宴席等事务,却也有极重要的职责。
那就是每三年一次主持春闱科举,因此门生遍布全国。
一位先后担任过吏部尚书和礼部尚书的人,在朝中的关系网定然错综复杂。
值得一提的是,吕本虽为文臣,却是凤阳人士。
与朱元璋同乡。
明朝初期政治格局,既分文武,更重要的是淮西勋贵与浙东集团之争。
淮西勋贵是最先追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势力雄厚。
尽管“胡惟庸案”后遭受重创,不少重要人物被处决,但蓝玉、冯胜等人依旧根基稳固。
这些人多为武将出身,文臣寥寥无几。
浙东集团则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