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暗流涌动
自那晚之后,赵珩便成了销魂楼的常客,且每次来,都只点沈玉薇。他从不强迫她做什么,只是和她聊聊天,下下棋,听听她弹琴。有时是家国大事,有时是诗词歌赋,有时只是些无关紧要的家常。
沈玉薇依旧是那副温婉从容的模样,应对得体,却始终与他保持着一段距离。她知道,赵珩这样的人,越是轻易得到的东西,越是不会珍惜。她必须小心翼翼,步步为营,才能在这复杂的漩涡里,保全自己。
这日,赵珩又来销魂楼,却不像往常那般从容。他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甚至连眼底都有淡淡的青影。
沈玉薇为他斟上茶,轻声问道:“公子近日似乎有些劳累,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吗?”
赵珩端起茶杯,却没有喝,只是看着杯中袅袅升起的热气,沉默了片刻。“朝中之事,烦不胜烦。”他淡淡地说道,语气里带着几分厌倦。
沈玉薇没有追问。她知道,朝堂上的争斗,远比她想象的要复杂。太子之位看似稳固,但觊觎的人,从来都不在少数。二皇子赵瑞,素有贤名,背后有太后撑腰;三皇子赵珏,手握兵权,性格暴躁,也不是个省油的灯。赵珩想要坐稳这个太子之位,恐怕没那么容易。
“其实,有时候我倒羡慕你们这些人。”赵珩忽然开口,目光落在窗外,“没有那么多勾心斗角,活得简单些。”
沈玉薇笑了笑:“公子说笑了。这红尘俗世,哪有什么简单可言?不过是各有各的烦恼罢了。公子烦恼的是朝堂争斗,奴家烦恼的是明日的生计。”
赵珩转过头,看着她:“若是本公子,能让你不必再烦恼生计呢?”
沈玉薇的心猛地一跳,她抬起头,撞进他深邃的眼眸里。那双眼睛里,似乎藏着某种她看不懂的情绪,有探究,有渴望,还有一丝……真诚?
她定了定神,笑道:“公子的好意,奴家心领了。只是奴家早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怕是无福消受公子的好意。”她知道,赵珩的话,看似是在示好,实则可能是另一种试探。她若是轻易答应,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赵珩看着她,眼底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便掩饰过去了。“也罢,强扭的瓜不甜。”他笑了笑,仿佛刚才的话只是随口一说,“只是姑娘若有什么难处,尽可以告诉本公子,本公子能帮的,定会帮你。”
“多谢公子。”沈玉薇低下头,掩去眼底的复杂。
就在这时,赵珩的贴身侍卫秦风匆匆走了进来,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赵珩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原本疲惫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厉色。
“知道了。”他挥了挥手,让秦风退下。
“公子,可是出什么事了?”沈玉薇轻声问道。
赵珩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怒火,对沈玉薇道:“本公子还有要事,先行一步。”他起身,快步离去,连平日里的从容都顾不上了。
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沈玉薇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已经凉了,就像她此刻的心情。她隐隐觉得,一定是出了什么大事,而这件事,或许会改变很多人的命运,包括她自己。
果然,没过几日,朝堂上便传来消息,江南水灾,灾情严重,而负责赈灾的官员,却被查出贪墨赈灾款,其中牵扯出不少朝中大臣,甚至连二皇子赵瑞的人,也赫然在列。一时间,朝堂震动,皇上震怒,下令彻查。
而负责彻查此事的,正是太子赵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玉薇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窗前修剪花枝。她手中的剪刀一顿,花枝应声而落。江南……那是她的故乡。她离开江南已经五年了,不知道那里现在怎么样了。
“姑娘,你怎么了?”侍女小莲看到她脸色白,担忧地问道。
“没什么。”沈玉薇摇了摇头,将剪刀放下,“只是听说江南水灾,有些担心罢了。”
小莲叹了口气:“是啊,听说这次水灾可严重了,好多人都无家可归呢。希望太子殿下能尽快查出真相,严惩那些贪官污吏,让百姓们能好过些。”
沈玉薇没有说话,只是望着窗外。她知道,这次的事情,绝不仅仅是贪墨赈灾款那么简单。赵珩借这个机会,不仅能打击二皇子的势力,还能在皇上面前表现自己,巩固太子之位。这是一步好棋,却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因此而遭殃。
而她,一个来自江南的风尘女子,又能做些什么呢?
几日后,赵珩再次来到销魂楼。他看起来比之前更加疲惫,但眉宇间却多了几分意气风。显然,这次的事情,他处理得很顺利。
“江南的事情,已经差不多了。”他对沈玉薇说,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那些贪墨赈灾款的官员,都已经被拿下了。二皇子那边,也受到了些牵连,损失不小。”
沈玉薇点了点头:“公子英明。只是不知道,江南的百姓,如今怎么样了?”
提到百姓,赵珩的脸色柔和了些:“本公子已经下令,尽快调拨粮草和物资送往江南,应该能解燃眉之急。”
“那就好。”沈玉薇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真心的笑容。
赵珩看着她的笑容,眼底闪过一丝温柔。“你似乎,很关心江南?”